暑假的一个傍晚,沿庆春路走去购书中心,这条路从小到大来来回回走过千百次——从它还是拥仄的小道走到它被拓宽,延长过了钱塘江。这次也像以往一样,直到走过了马寅初故居,抬头一看,看到了远处斜阳下的解百天桥,人流在天桥上穿梭,背景幕布是墨色的宝石山,山的绿意又顺着沿街的绿化延伸到了眼前,落日已在山的后头,虽然看不见西湖,但是知道沿路走到尽头,山的脚下就是。心里忽然一抖,想起李晓东评价杭州是一个“有层次感的城市”。

细细回想,杭州的特点就是城市和自然在很小的一个尺度里紧密结合,其中自然景观里又存留着很多人文气;篇幅紧凑,文章却很多,像城市景观的微小说。湖,溪,江,运河,湿地,山,谷⋯⋯和城市相守相映,为一个精致的容器,装着故人多少故事。

直到今年才意识到,原来环城西路、东路、北路都是原先旧城墙的位置。辛亥革命以后城墙被拆,西湖真正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,庆春门永远地成为了一个地名,而不是城湖间的关卡。看过太多城墙被拆的规划遗憾后,却觉得这一拆拆得真好!把杭州揉成了一个巨园林,人工与自然紧紧交织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