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久以前接到过一个委托,是给一个儿童艺术启蒙教育项目做logo,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儿童相关的项目,形成过一些草案,但因为时间精力不足,设计没有最终完成。当时关于「给儿童做设计」的感慨是这样的:
经过了这么多年设计师的训练,做sophisticated(老练)的、精致的、精确的东西,(但凡训练的素质到位)是只要花了时间下去就可以推导达成的;但是如果要做没那么有逻辑的、偶然的、童真的东西就很难。
T h e l i t t l e c o c o o n
去年年底收到梦梦的委托,要做一个针对欧洲婴幼儿市场的丝绵床上用品品牌。这个思路一方面源自她人在欧洲的育儿体验和市场观察,另一方面,也不妨说是一个土生土长杭州人所拥有的来自丝绸之乡的背景直觉。梦梦已经想好了品牌名称「the little cocoon」,意为小蚕茧,希望logo是有童趣的,不要性冷淡。
又是婴幼儿这个主题,很快让我想到之前未完成的那次设计。「有童趣的,不要性冷淡」也完全吻合我既有的想法。给小孩做设计,在我看来关键在「拙」和「真」。
返 璞 归 真
「拙」,即返璞,小孩子是不会“精打细算”的,所以设计的成果不应该是一个唯一解,反之,应该是一个偶然解。可以是大象,也可以是小熊,但是为什么是大象(小熊)?不重要,小孩子不关心这个选择的逻辑,只要大象(小熊)长得让我想亲近就行。另外,忌章法 —— 希望第一眼看不到太多套路的技法,尽量藏起来设计师的训练。不要酷,要温暖。
「真」,即归真,信息的传递是直观、简单的,不绕圈子,可以是大象,也可以是小熊,但不能是看起来好像有点像大象(小熊),图面不要有复杂的修辞。如果可以的话,最好还有一点有童言无忌的惊喜感,这种惊喜感和成人的幽默感还不一样。
M y l i t t l e c o c o o n
在设计发展过程中,也在思考项目的名称。提出建议 —— 是不是可以改称「my little cocoon」,比之「the little cocoon」,这会给消费者更多的私享感(这个牌子用的人不多,我的品味独特)和亲昵感(是给我的宝贝的呀),也更符合品牌初期在欧洲市场必然的小众性,甚至还会平添一点小作坊的手工感(亚洲、异域、环保,精准打中白左的消费G点)。
接着便要感谢这个漫长而可贵的春节,给了我多一点点的时间,完成了来深圳以后的第一次标志设计(初稿)。
YEAR 2020
ROLE Naming, Concept & Graphic Design